保證每一枚表的精準性、可靠性、運行時間及美學設計方面均具備卓越品質。
時間:2024-02-28 09:57:10 瀏覽
三百多年前,機械手表問世了。三百多年來,機械手表經歷了許多有創(chuàng)見的、力所能及的改進。機械手表中的擺輪游絲系統(tǒng),通過選擇適當?shù)牟牧虾驮煨停朔苏饎?、磁性、大氣壓力,以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大部分誤差。但是,如何使擺輪游絲系統(tǒng)在地球引力場中制成與位置無關的振蕩系統(tǒng)呢?這個任務人們一宜未能圓滿完成。到現(xiàn)在為止,機械手表的允許誤差仍在每天土30秒之內。
世界各國的科學家,都在為提高手表的走時精度而進行探索。1954年,瑞士的物理學家馬可斯·黑策爾(MaxHctzcl)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,他把頻率為360赫茲的音叉引入手表(作為手上表的諧振器),使手表的最大誤差縮小到每月1分鐘。音叉手表的出現(xiàn),突破了三百年來機械手表的傳統(tǒng)制表技術,使手表進入了嶄新的發(fā)展階段。
從1955年瑞士的埃勃什公司研制成功的第一塊擺輪游絲式電子手表到現(xiàn)在,電子手表已經發(fā)展到了第四代(第一代電子手表…一擺輪游絲式電子手表,以擺輪游絲為振蕩器;第二代電子手表——音叉式電子手表,以金屬音叉為振蕩器,第三代電子手表——指針式石英電子手表,以石英晶體為振蕩器,用指針指示時間;第四心電子手表一一數(shù)字顯示式石英電子手表,以石英晶體為振蕩器,用數(shù)字顯示時問)。目前,第一代和第二代電子手表已被淘汰。第三代電子手表的壽命長于第四代電子手表。
其實對于手表的走時精度來說。最看重的是手表走時的穩(wěn)定性,電子手表的誤差其實要比機械表小得多,但是機械表的走時精度代表的是人類科學創(chuàng)造的成果,這一點的紀念意義性是無可比擬的。具體購買什么類型的表其實還是要按照實際情況來的。
相關文章
匠心品質,傳承如一
匠心絕活,服務貼心
Copyright ? m.gzhlqm.cn 粵ICP備2025457454號-2 | 手表維修保養(yǎng) | 網站地圖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內容源自互聯(lián)網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